新聞網訊 8月20日,應紡織服裝學院曲麗君教授邀請,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學院劉旭慶教授在騰訊會議為全體師生作了題為“纖維表面分子工程和可穿戴設備”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曲麗君教授主持,80余名師生在線參加。
可穿戴式傳感器技術,尤其是持續(xù)監(jiān)測各種人類健康狀況,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當前的剛性傳感器存在明顯的缺點,例如較低的耐用性和較差的舒適性,也是可穿戴設備亟需解決的問題。導電金屬纖維是近年來的可穿戴設備領域研究的熱點,尤其是將金屬等導電涂層和纖維結合,形成柔性的導電纖維,這也是商業(yè)化可穿戴設備的主要實現途徑。然而金屬層和纖維之間缺乏結合力導致纖維的導電性隨著使用次數增加而急劇下跌,從而導致傳感器失效。報告中,劉旭慶教授介紹了聚巴胺修飾、丹寧修飾、以及“Genus-3”和“Genus-5”結構的拓撲修飾方法,可以將金屬導電粒子捕獲,從而提高金屬和材料的結合力,制備耐用的導電織物。本研究基于該導電織物制成的電容式傳感器具有靈活,舒適和耐用的性能。高電導率和可耐用性實現了織物電容式傳感器高靈敏度和信號收集的便利性。
本次報告內容全面深入,讓師生對纖維表面分子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可穿戴產品的開發(fā)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大家感到受益匪淺。
劉旭慶,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曼徹斯特大學石墨烯產業(yè)化工程之石墨烯纖維應用計劃負責人,并擔任英國華人紡織服裝協(xié)會主席,多家紡織類期刊雜志編委。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材料專業(yè)博士外審專家,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紡織專業(yè)博士外審專家,曼徹斯特大學材料專業(yè)考試委員會和教學委員會委員,英國化學會會員,美國化學會會員,英國華人教授協(xié)會會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新型的功能化纖維,可穿戴設備,功能性時尚,紡織品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等領域的前沿性和應用性研究。在諸多國內外刊物上如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ngew.Chem.Int.Ed, Nano Letter, Small, ACS Nano, ACS Appl.Mater. Interface等雜志發(fā)表SCI研究論文60余篇,SCI總引用2200余次,合作出版專著兩本,并應邀多次在國際會議作大會邀請報告。主持香港創(chuàng)新署科研項目、香港理工大學科研項目、英國GCRF課題,EPSRC項目等,并參與2020年歐盟多國科研合作項目。